本报今晚3·15特别报道系列活动一经推出便引起了消费者对各行业消费维权问题的关注和热议,其中就包括网购维权问题。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消费者并不知晓在网购过程中,电子订单、确认邮件甚至连聊天记录都可以成为维权的重要依据。
消费凭证待规范
“出现问题凭发票维权”的意识在广大消费者心中已经根深蒂固,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网购尤其是以“团购”为代表的特殊网购形式中,消费凭证的开具和索取并不正规。“有时是商户给开收据,有时就只能找团购网站才行,没个准儿,所以我干脆就不要收据了。”经常参与团购的孙小姐无奈地说。还有消费者反映,即使是一些能开具正式收据的商户,也经常出现一些怪事。例如,大学生小超就经常遇到团购电影票后,电影院给出的收据金额比自己实际花的钱少,反映问题时又被电影院和团购网站互相踢皮球。
同时,最近流行的海外代购在购物凭证方面也存在灰色地带。一方面,很多从事海外代购的商户本身并不具备开具正式收据和发票的资质。另一方面,市场上大量仿造的国外商场购物小票对于消费者来说也很难辨认,增大了网购风险。
维权方式有新特点
记者在采访中也注意到,目前市场上很多提供订酒店、订餐厅、订机票等第三方服务的网站,并不提供类似传统商户的收据、发票等消费凭证。那么面对这样的网商,一旦出现纠纷该如何维权呢?对此,一家网购平台的负责人介绍,其实在网购过程中,电子订单、确认邮件甚至连聊天记录都可以成为维权的重要依据,消费者应当注意保存。有过多次成功维权经验的网购达人刘女士也建议,对于一些有疑问的消费,必要时可以将最后确认信息和下单成功后的页面截图并保存,留作日后维权的凭证。
除此之外,面对商户网页上的电子协议条款,很多消费者都习惯性地忽略并直接点击“同意”,有的甚至连商品“退换方式”、“退款时间”等重要售后信息都不确认,就直接点击购买,为日后维权埋下隐患。业内人士建议,消费者在下单前,务必要仔细了解该交易的详细规则、附加条件以及相关协议的内容,以免给日后维权带来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