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中国第一古樟林”的乐安县牛田镇古樟林生态风景区,有古樟1万多株。风景区内包括水南、佛楼、杨柳、白马四个洲,其中,以水南洲上的古樟群落最为壮观。为保护好水南州的古樟林,自2012年起,村民丁年祥从上一任护林员手中接过“接力棒”,开始守护水南洲的这片古樟林。
丁年祥的上一任护林员,是一位叫丁隆近的残疾老党员。
“说起这个丁隆近,真叫人佩服。他早年是村委会的干部,后来因公致残。从村委会退出后,丁隆近就主动担起了看护古樟林的责任,义务守了古樟林20多年,直到前几年去世。”丁年祥回忆道。今年已69岁的丁年祥家就在古樟林旁。丁隆近去世后,2012年,镇、村两级干部找到他,问他愿不愿意当护林员,守护古樟林。虽然家里的事也比较多,但丁年祥还是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这片樟林就是水南村的防护林。没有这片樟林的保护,或许水南村早就被洪水冲掉了。保护古樟林的责任传到我们这一代,我义不容辞。”据丁年祥介绍,水南村旁的这条河流叫乌江,是赣江的一条重要支流。在建村之初,乌江水患年年困扰着水南村村民。为保护自己家园免受洪水之患,千百年来,水南村民沿着乌江河两岸种植了大量的樟树,作为防护林精心呵护,不仅把保护樟树林的举措写进了村里丁、余等姓的族谱,还制定了专门的村规民约。
与老一辈樟树林的护林员防止盗伐不同,丁年祥在防止盗伐、放牧以及破坏的同时,樟树林里的清洁工作显得更加重要。每天上午和傍晚,丁年祥都要到樟树林里捡拾和处理游客丢在古樟林内的垃圾。他的另一个重要责任是防火,时不时有游客到沙洲来野炊或烧烤,尤其是冬天,容易引起火灾。每次遇到这种情况,他都要及时地劝说并阻止游客。
因为家离樟树林近,只要有空,丁年祥就喜欢到樟树里的走走、看看。“这片樟树林,除古樟外,还有楠木、枫树、黄檀等名树,还有几十种鸟在这里安家。每次我走进樟树林,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到处是绿色,听到游客的称赞,虽然每个月只有300元的补助,但我觉得挺自豪。”丁年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