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微博升级展示用户IP属地功能,原先俄乌冲突话题下的“小尾巴”应用到所有用户发布内容和个人主页,目的是“为减少冒充热点事件当事人、恶意造谣、蹭流量等不良行为,确保传播内容的真实、透明”“保障用户第一时间获取真实有效的声音。”今日头条、小红书、知乎、百度贴吧、豆瓣、抖音、快手、微信等平台相继跟进测试,曾经“人在美国,刚下飞机”的人设伪装已然无所遁形。
各平台展示的帐号 IP 属地为用户最近一次发文或评论时的网络位置,境内展示到省(区、市),境外展示到国家(地区)。帐号 IP 属地以运营商提供信息为准,相关功能暂不支持用户自主选择开启或关闭。如同竖起“照妖镜”,一大批大V、网红、营销号现了原形,“在日本的XX”属地为河南,“北京人的那些事”IP属地为湖南。从相关评论看,多数网民表示支持IP属地展示,有利于遏制蹭热点、造谣、网络暴力、反串黑等行为,也有人担心此举可能暴露个人隐私,侵犯用户隐私权。
网络平台公开用户IP属地不侵犯用户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IP属地只对应用户在某个省或国家上网,它不同于IP地址,知晓完整IP地址通过技术手段可以定位用户的物理地址,进而指向特定个人,二者风险显然不能等量齐观。《民法典》1033条详细列举了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单独公开用户IP属地不会侵扰私人生活安宁,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也不会被侵犯。
IP属地是否属于用户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理的一则案例值得参考。2019年2月9日,原告凌某某在手机通讯录除本人外没有其他联系人的情况下,注册登录抖音APP,发现大量好友被推荐为“可能认识的人”, 并且,主页视频上方显示原告所在城市“成都”, 随后才弹出弹窗询问:“允许访问你的位置?”。法院审理认为,抖音在收集了用户手机号码的情况下,地理位置与手机号码组合能够识别到特定人,因而属于个人信息(备注:该案审理于《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生效前)。
如今的智能手机摄像头像素轻松上亿,年轻人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生活动态潜藏着风险。他人通过IP属地+账号所发布的敏感信息实现身份识别并非不可能。2019年,日本女偶像松冈笑南被狂热粉丝佐藤响猥亵。据警方调查,佐藤响作案手法堪比柯南。他从网上看到松冈笑南的自拍照,发现对方瞳孔中有附近街景的倒影,随后用谷歌地图的街景功能排查出和倒影中相符的风景,再观察窗帘颜色及太阳照射角度,推测出对方居住楼层,最后跟踪锁定门牌号实施入室犯罪。听起来匪夷所思,但它真实发生了,个人信息的泄露往往就在不经意间。
用户不愿意公开IP属地,能否要求平台承担侵权责任?
任何主体处理个人信息都必须坚持合法、正当、必要、诚信原则,微博等平台公布用户IP属地是否侵犯个人信息呢?
《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只要符合以下几种情形,平台处理个人信息不需用户同意。
1. 为订立、履行个人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合同所必需;
2. 为履行法定职责或者法定义务所必需;
3. 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者紧急情况下为保护自然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所必需;
4. 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在合理的范围内处理个人信息;
5. 依照本法规定在合理的范围内处理个人自行公开或者其他已经合法公开的个人信息;
6.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结合《民法典》第1036条,为维护公共利益而处理个人信息,行为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此刻非彼刻,即使IP属地展示没有明确列入服务协议,基于履行国家网信办规定的法定义务,或为了维护网络秩序,各平台的“不约而同”都是合法且必要的。
完善网络实名制是大势所趋,识时务者为俊杰。从2015年《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确立“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到新版征求意见稿要求平台展示IP属地,彰显出国家依法治网能力的现代化,补上网络匿名性的短板、消弭虚拟与现实的边界,有助于推进“清朗”专项整治行动的深入开展。身正不怕影子斜,“小尾巴”意在提醒: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表达有边界,言行有底线,每个人都要为自己负责。他律引导自律,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