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黄河专题>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乡村行·看振兴】左权:歌声嘹亮唱响红色山乡
2023-11-29 08:50:36    来源:山西日报

太行山麓歌飞扬、清漳河畔舞翩跹。不久前,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左权县录制的《原声天籁——中国民歌盛典》在央视播放。革命老区左权县再次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近年来,左权县依托独具特色的民歌资源、绿色生态资源、红色文化资源,积极探索破题乡村振兴“密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将生态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以文促旅开辟文旅融合新赛道,为全县乡村振兴注入新鲜动力,革命老区再次焕发出青春活力。

文旅融合,乡村有看头

“一弯一弯清泉水甜呀甜津津,一山一山好风景看呀看不尽……”初冬时节,记者顺着黄金谷旅游公路前行,雄伟壮观的太行山,一山一景,山转景移,美不胜收,一阵阵悠扬婉转的左权民歌在山水间飘过。左权县桐峪镇上武村,就铺陈在这群山环抱中,像一幅岁月静好的山水田园画。

顺着宽宽展展的道路过桥,穿过村口牌楼,迎面就遇到嬉戏的孩童,纯真甜美的笑声,让安静的村庄一下子变得活泼而生动。

行至一排带阁楼的房屋前,灰墙灰瓦,棕褐色门窗,抬眼望去,厚重感扑面而来。同行的村党支部书记刘俊飞介绍:“这里是前方鲁艺历史文化纪念馆,也是鲁迅艺术学校旧址,在抗日战争时期,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等就是在这里为我们的抗战将士讲述游击战的战略战术。”

上武村是全国文明村、省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近年来,上武村以红色文化配绿色生态融合发展模式,助推乡村振兴。以“鲁艺学校旧址”为重点打造对象,紧密结合“桐峪1941小镇”建设,新建前方鲁艺纪念馆。

上武村所在的桐峪镇,变化更是翻天覆地。左权县投资近1亿元打造的中国北方国际写生基地桐峪写生驿站已启动运营,依托临参会旧址倾力打造的“桐峪1941小镇”正在火热建设中,商务中心、1941老街、和平街、游客接待中心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开放后将会成为左权文旅产业的龙头和特色符号。

桐峪写生驿站只是中国北方国际写生基地三大片区之一,左权县同时还打造了泽城、老井两大片区。

站在泽城村写生驿站楼上平台环视四周,整个片区景观尽收眼底。村子里干净整洁,大街小巷的院墙都被统一涂上了稻草漆,石头小街、特色民居、老树咖啡、写生驿站,点缀出乡村的美感,画材店、文创室等更是散发着时尚气息。随处可见学生在写生点专心作画,一处处山水、一个个农家小院、一处处街景,都是他们笔下的题材。

“自打建起写生基地,乡村环境好了,人气旺得很!游客越来越多,县城的繁华和便捷这里都有,不少原本住在县城的村民也回来居住了。”泽城村党支部书记赵富生边打招呼边笑着说。

距离泽城村不远,便是著名的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今年6月,经过1年施工建设的八路军总部纪念馆景区提升改造一期项目全面开园,游客接待中心蔚为壮观,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中共中央北方局党校旧址、左权独立营等14组浮雕,生动再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麻田的战斗生活经历。

左权县注重农耕文明、田园风光、村落建筑、乡村生活等乡土元素保护,以此丰富乡村休闲旅游内涵和人文体验。在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上,合理规划编制村庄,对农村户厕、垃圾、生活污水进行全面治理,开展“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培育,开展移风易俗道德讲堂等,走出了一条乡村+旅游、乡村+研学、乡村+写生、乡村+民宿的乡村振兴之路。

培育链条,产业有奔头

初雪之后,太行山区正式进入冬季。在麻田镇下口村,一个个大水塘吸引了记者的眼球。同行的当地工作人员介绍:“这是用来养螃蟹的,要是再早来几天,满池的大螃蟹爬来爬去,可招人稀罕了。”

看到有人来,正在收拾池塘的养殖户江建忠直起腰开心地说:“今年收成好,一斤卖60元,能赚个八九十万。”谈起养殖前景,江师傅信心十足:“去年引进20万只,今年就增收3万余只,为村集体增收8万元,安置村民就业30余人,人均增收1万元,现在高山冷水蟹已经成了麻田的特色品牌。”

据麻田镇党委书记梅世明介绍,麻田镇除了高山冷水蟹、核桃、连翘、莲菜等特色产业外,还是文旅产业的核心乡镇。去年,中国北方国际写生基地带动当地150人就业,人均月增收2000元,为村集体增收10.9万元。泽城、桐峪、老井三大写生片区年可实现营业收入2800万元,带动就业500余人,人均每年可增收3万元。

“实现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左权要化山水为产业,在山、水、田、大美自然上同向发力,集中攻坚文旅、核桃、黑山羊、连翘等产业链,打造具有左权特色优势的产业品牌,促进产业振兴崛起,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是左权县为产业发展选定的目标。

在上武村的农业采摘园,该村和平果业公司负责人国和平介绍:“现在除了线上销售,线下已与北京、上海、太原多地供货商签单。公司还与中国乡村发展协会、中国科技大学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成为‘万亩富硒’项目富硒苹果基地之一。”

石匣乡新世纪羊场是左权县最大的养羊基地,主要培育“太行黑山羊”品种,采取合作社+农户和村集体入股分红的经营模式,目前,羊存栏7000余只,已带动4000农户户均增收1800元。

在羊角乡康益恒泰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忙着分拣、晾晒、包装连翘,入库、加工各个环节有条不紊。村民张师傅开心地说:“今年连翘价格高,1斤湿连翘能卖到30多块,老百姓也赚了不少钱。”远处,不断有载满新收核桃的三轮车穿行而过,背着打核桃杆的男人、拎着口袋的妇女说笑着,脸上挂满了丰收的喜悦。

左权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左权创新实施产业链培育工程,推行县领导挂帅的“链长制”,实现了全县优势特色产业规模、产量、质量、效益大幅提升。目前,全县核桃树栽培面积达36万亩、580万株,正常年份产量可达1500万公斤,核桃主产区农民年人均增收2000多元;全县发展连翘26万亩,羊角乡、麻田镇的野生连翘带动周边2万多农民增收、10余个村集体受益,近3年人工抚育连翘7万亩,去年亩均收入6000元以上,1万多户农户从中受益。扶持发展5个连翘初加工企业,走出了连翘产业“产—供—销”一体化链式发展之路;全县畜牧产业存栏62.8万头(只),打造万诚肉业1个“链主”企业、10大育肥基地、1个国家级保种场以及饲草、有机肥加工厂等。

安居乐业,农民有劲头

冬日,阳光温暖,岁月静好。在左权县东长义宜居苑小区的大门口,不少村民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拉家常:“赶上好时代,让咱从山旮旯搬出来住进县城里的楼房……”“孩子们上学免费,住校、吃饭、校服免费,就连坐公交也不用掏钱……”

石匣乡马家庄村搬迁户杜秀芳是该小区门卫,说到如今的好日子也忍不住插话:“咱现在城里有房、村里有地、打零工不少赚钱,收入比过去翻了好几倍呢。感觉自己的精气神更足了,干起活也更有劲了。”

据左权县乡村振兴局副局长王世军介绍,宜居苑小区集中安置了全县10个乡镇、16个整村搬迁和46个分散搬迁自然村的农户。为推动安置区群众就业帮扶、社区治理、权益保障以及解决搬迁户急难愁盼的问题,左权县利用全县联村光伏电站的收益为宜居苑小区471户住户、116人安排了生态护林、保洁、保安等公岗。去年又增设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专人专岗11个,在安置区承担防返贫监测信息、小区卫生监督、政策讲解宣传、就业务工联络等职责。今年1月至7月份,全县49座村级光伏为103个行政村,涉及脱贫户、监测户的1030人提供就业岗位近2万个,发挥零工市场的作用为失业人员提供岗位783个。

寒王乡里长村是我省首批、晋中市唯一的数字乡村建设示范村。村党支部书记宋向林自豪地说,里长村积极探索“数字+养老+医疗”的智能化养老模式,为村里65岁以上的老人免费提供一日三餐,还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监测”等高科技手段,将全村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实时监测,从根本上解决了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说起自己的晚年生活,村民刘先智脸上有难掩的幸福:“可是享福了,一日三餐有人给做,身体有啥问题都能监测到,儿女不在跟前也放心。”

秋收冬藏,辽州大地颗粒归仓,乡村振兴硕果累累。左权县按照“党建引领、产业支撑、村企融合、共同富裕”的思路,解锁乡村振兴“密码”。全县上下党群双向奔赴、点线面同向发力,正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方向阔步前进,一幅天蓝、水碧、业兴、人和的生动画卷正在徐徐铺开。(记者白续宏 通讯员皇甫慧琴)

[编辑:张旭]

  • 山西之窗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